当前位置:悠悠书盟>官场:仕途风流> 第二十六章摘选方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十六章摘选方案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八一中文
  最新网址:xs只是,在那么一瞬间,赵扶光恍然想起了一些事情,神色一僵,双眸泛出了兴趣盎然的目光。

  “你尝尝,这都是甜的,我的眼光绝不会错。”

  秦璐摘来了几棵山楂,直接递在赵扶光面前。

  然而赵扶光却没有立马伸手去拿,反而一直陷在刚才焕发的灵感里,见他发愣,秦璐不甘心道:“怎么了,你快拿去吃,这都是甜山楂,我没骗你。”

  赵扶光回过神来,陡然惊喜道:“书记,山楂甜不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刚才的言行,给我一个灵感!我知道怎么推广凉水乡的橘子了!”

  将近凌晨一点的时候。

  郑立康才领着几个村民,循着篝火产生的烟,找到了这里。

  在郑立康的领路帮助下,赵扶光和秦璐顺利下山回到村委。

  由于秦璐曾溺过水,赵扶光让郑立康安排几个干部送秦璐去卫生站检查身子,让她好好休息。

  至于赵扶光自己,则立马钻入村委办公室,翻阅大量县志资料,通宵熬出了一份推广方案。

  直到上午,赵扶光仍然精神奕奕,甚至主动参加村委的例行早会。

  由于昨晚村委干部们集体出动满山寻找秦璐,因此大多数同志都没睡好,此时参加早会的他们,更是一个个浑浑噩噩,困倦得完全找不着北。

  可当赵扶光扔出一句话,所有人都被惊醒了。

  “我想出了一套方案,只要方案能够顺利落地执行,凉水乡的所有橘子,完全能够在半个月内,彻底卖空!”

  此话一出,全体哗然。

  包括郑立康、周大功、杨谷、杨举、刘平安等人,各个目瞪口呆。

  “赵,赵局长,你说的是真的吗?!”

  “具体是什么方案,你快说说!”

  面对众人好奇盎然的目光,赵扶光不容置疑道:“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启动街市计划!”

  一听这话,大多数干部都露出了失落乃至气馁的表情。

  “哎,赵局长,不是我打击你,街市计划……行不通的。”

  郑立康无奈地摆了摆手。

  “我跟其他乡镇同志早就说过了,他们压根就不同意合资开设街市的计划,他们连半毛钱都不愿意出,咱这街市怎么开?”

  赵扶光胸有成竹道:“其他乡镇不愿意合作,难道我们凉水乡就不能自己干了吗?”

  郑立康吐出失望的叹息:“自己干,当然可以,但之前我不都跟你讲过了,咱乡里财政没钱啊!”

  “不,我说的这个街市,不需要多少钱,不必牵扯财政。”

  郑立康等人目目相觑。

  “真的假的?”

  “开街市不用钱?”

  “哪有这么好的事?”

  赵扶光微微一笑:“当然,而且,这种街市计划,只有凉水乡才能做得到。”

  “哎哟,赵局长,你快点说出你的计划吧,别吊我们的胃口了!”

  赵扶光看向郑立康,自信满满道:“你之前不是跟我说,咱凉水乡有十五片果园吗?咱的街市,干脆就设在果园里,如果有人要买水果,就直接去果园里自己摘。”

  “自己摘?!”

  众人再度哗然。

  “不错!”

  赵扶光拿出早已复印好的几份方案副本,分发给各个干部。

  伴随着赵扶光解说他的计划,所有干部都露出佩服乃至震撼的表情。

  “街市还能这么开?”

  原来,赵扶光打算利用自摘自买的模式推广凉水乡的橘子。

  这个方案能够落地执行的原因,在于凉水乡具有足够多的果园。

  只要让农户在果园里担任接待员,再搭配几台电子秤,就能模拟街市的环境,让消费者自己挑选心仪的橘果。

  纵然这个模式看着不是特别现实,但这其实是利用了摘选买卖的噱头。

  而这种噱头,无疑能够引起广泛而新鲜的热度。

  “同志们,你们不必质疑这个模式是否能够成功,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看待,就必然可以发现,这个模式早在市场里就有其他的例子可以验证。”

  “比如说烧烤,现在的商户都是让消费者自己烤。”

  “又比如说服饰,国内部分商场已经推出让消费者自己设计款式,选择颜色,还能根据消费者的喜爱进行裁剪修改。”

  “既然这些行业都能让消费者自行选择,那么我们凉水乡的果业,又何尝不可?”

  赵扶光的提议得到了部分干部的认可。

  但还有个别干部提出异议。

  “这方案看似可以,但……我感觉成功率并不高。”

  “就算这种噱头能让消费者受用,但能卖出去的,终究也只是果园里待收成的橘子。”

  “我们不能忽略村民仓库里储存的三千斤橘子,如果村民积压的橘子卖不出去,照样会发霉,会亏本,这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

  关于干部们所担忧的事情,赵扶光早就有了对应的措施。

  “我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保证街市方案尽早落地。”

  “只要街市方案落地,才能引起热度,才能让各地消费者知道我们有这么一个活动。”

  “到那时,我会撰写几篇广告软文,宣传凉水乡的橘子,让噱头顺水推舟,达成宣传的效果。”

  “正巧,我通宵查找资料的时候,在定山县的历代县志里,找到了有关凉水乡的一些橘子传闻。”

  “据说在唐宋时期,有那么几个文人曾经来过凉水乡,并且其中有两三个文人写过跟橘子有关的诗词,这可以用来充作广告文案,给橘子赋能,加上历史名气。”

  大部分干部听到这里,不由感到激动。

  毕竟,能让凉水乡输出历史文化,对这帮村干部来说,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但郑立康却依旧摆了摆手。

  “你的推广思路确实不错,但这种历史,并非真实存在。”

  “县志上是写过古人吃橘子的历史,但这些都无法考证,连一块记录碑都没有,只靠着区区几首诗词,谁能保证历史是真的呢?”

  “更何况,凉水乡的名字,是清末才取的。”

  “而在定山县的县志写过的橘子,是在唐宋时期出现的,这怎么能够跟凉水乡扯上关系呢?”

  面对郑立康的忧虑,赵扶光讪讪一笑。

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