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悠悠书盟>风雨大宋> 第97章 军人本该不怕死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97章 军人本该不怕死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八一中文新笔趣biqugexs.comqxs.la一起看书网81中文www.exiaoshuo.com少年文学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

  进了官厅,提举叫来诸位将领和教头,向众人介绍,又讲了军校的概况设置和教的内容与京城的军校并没有太大不同,毕竟都是源自随州练兵时,万变不离其踪与京的军校相比,河曲路的军校严谨有过之,但管理却宽松许多最明显的区别,河曲路这里的军校没有肉刑,笞杖全部取消,更加不要说以前军中常见的推出辕门斩首这种极端刑罚京城军校不同,制度上来自于随州练兵,但纪律却是来自于三衙禁军,极为严厉违犯纪律的惩罚,起步就是军棍,一至到斩首

  因为对党项战事不利,能定出十杀十七杀的军规,军队风格可想而知军理论上,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对于前线畏惧怕战,不听军令,从来不问是为什么,想出的办法都是如何进行惩罚、恐吓这一点区别特别明显,众人都注意到了,没有人问这种区别到底有没有用,需要他们自己在这里感受

  河曲路大胜,大量将领和士卒被抽调的时候,朝廷官员就注意到了这种区别河曲路军中的肉刑只有一种,就是斩首示众适用的罪名很少,大多都是战时,战场上不服从命令、逃跑或逃敌等等平时会判斩刑的罪名,无非是杀人、强奸、掳掠百姓财物等,反而在此时的禁军中罪名不重

  狄青败侬智高的归仁铺一战,由于大将孙节意外阵亡,兵阵慌乱,贾逵违背了狄青战前军令,擅自带兵出击贾逵的出击,快速稳定了宋军军心,带来了决定性的胜利战后狄青不但没有治贾逵违抗军令的罪,反而大加夸赞,奖赏之一,就是让他接收侬智高的宝货这是五代给军队的遗产,大胜后将领和士卒可以中饱私囊当然逵洁身自好,没有这样做,但却不是军中不许他这样做

  这是军事观念和理论的根本区别,对于杜中宵的河曲路军队,这样的军风许多将领不满比如归仁铺一战,遇到同样的事情,河曲路就是完全不同的画风贾逵这种级别的将领,在河曲路军中战前布置的时候,一定会加一句有临机处置之权没有这句话,就不是战场指挥官,指挥官必有这个权力狄青战前的不待命自举者斩,这样的军令不会出现在河曲路的军中军令是给下级下达作战任务的,不是维持战场秩序的,不管是平时还是战时,军队秩序和战场纪律由军法保证战场上犯了死刑,那就直接斩首,这也是战场指挥官的权力之一

  指挥官有临机处置之权,而不是机械地执行军令,所以关键位置,除了指挥官外,一定有一位上级派下来的监军临时改变交待下来的任务,原则上需要监军同意如果监军不同意,与指挥官意见不一的时候,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按指挥官的意见行事,监军在军令上副署反对,各自承担后果还有一种是监军认为绝对必须执行上级命令,则反对也不在军令上副署,直接解除指挥官职务,由军中其他将领暂代

  能不能临机指挥,是决定将领能不能提拔的最重要参考有临机处置的魄力,且能按照战场局势应变指挥的,会一级一级提到更高级的指挥官相对来说,没有这种魄力,凭资力和军功而升的,大多都是做军中的各种副职,战时到下面做监军

  河曲路军中不会发生归仁铺贾逵面对的矛盾,立了大功,却违反了军令所以河曲路军中,只要违背军令,一定会被追究只是追究的是指挥官还是监军,那就不好说了

  贾逵违背军令,狄青战后对他的处理,说明了狄青是个优秀的将领,当时的人,后人也都是如此夸赞的这是事实,但这种矛盾,正说明了军事体制有问题

  涉及到体制,涉及到观念,涉及到理论,矛盾就不像表面那么一片和谐了凭着军功,没有人敢对杜中宵说什么,其他河曲路将领可就未必大量抽调河曲路将领和士卒回京,产生了大量的冲突,多次发生调回去的人宁可不做官了,也不去其他军中的事情此事让皇帝和朝臣极为愤怒,本来调他们回去就是打乱河曲路军队建制,再聚到一起才带兵,岂不反而扩大了河曲路军的势力?最后大部分河曲路回京的人员,都被安排到了军校里,或者到其他军中做教头,不掌握兵权

  这一次到河曲路来的阵容如此大,由枢密使和枢密副使带队,三衙大将参军,原因在这里京城军校练出来的兵将能打还好,慢慢稀释掉河曲路的兵将,大家和和气气偏偏张岊撞了大运,一巴掌把朝臣和京城将领打懵了,事情一下就严重起来

  只有河曲路的军队最能打,杜中宵的位置没人敢动越是这种情况,朝中越是不放心,唐朝安史之乱的教训在那里武将们是来学习的,里面夹着一个纯文官的王拱辰,则是来搞清楚原因的原因搞不清楚,皇帝睡不着觉,朝中大臣无从下手

  杜中宵对此心知肚明,不过没有办法,谁让他们不能干的,难道怪自己?河曲路成立之后,杜中宵很少插手军中事务,跟下属刻意拉开距离,没有私交,已经尽力约事自己,还能怎么办?

  听提举介绍了情况,狄青道:“经略,如果军校之中,有将领士卒不守纪律,又该如何?”

  杜中宵道:“依军中条例,该如何就如何,一切都有规矩”

  狄青道:“军中士卒本就练的站立、列阵、走路、跑步等等,犯了纪律,让他们多做一些,又算什么惩罚么?不能重惩,将领士卒没有畏惧之心,又怎能军纪严明!”

  杜中宵道:“太尉,有一句话,叫作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进军营当兵,随时上阵流血,本就应该不怕死死都不怕,要让他们有什么样的畏惧之心?所谓勇者无惧,军中兵将俱为勇者,军纪用来吓唬他们,完全没有道理吗人不只是有畏惧之心,还有羞愧之心军人有很多素质,也有很多本领,惟一不许有的一条,就是卑鄙无耻!再大的本事,犯这一条,军中也不留不下,只能走人了军纪中除了斩首之外,其余惩罚,最重要的是让将领士卒悔过,而不是让他们畏惧打几棍就怕,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上阵杀敌呢?所以河曲路军中,还有这里,除了斩首都没有肉刑,军中本就不该有这样的刑罚才是”

  狄青听了,一时怔住,竟不知该怎么回答自己是勇将出身,因作战勇猛迅速升迁,却从来没想过勇猛只是军中最基本的要求而已他脱颖而出,不是因为勇猛,而是勇猛带来的胜利和军功

  杜中宵这番话,相当于把现在的军事体制最基本的东西推翻了,一时鸦雀无声

  宋军是从五代延续下来的,视其为政权爪牙,要求的是他们能杀人放火五代的传统,游手好闲的人从军,天性作乱的人从军,用严酷军纪让他们为皇权效力水浒中唱的天生爱杀人,正是这个时代对军队理解的写照,跟后世的军队军人完全不同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

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